【收藏】專業驗光師必備7類鏡架調校定配技巧
分類:眼鏡調校 閱讀:425
【鏡架調校常見問題及技巧】
1、鏡角距造成的問題
鏡角距指鏡片的內表面頂點到角膜前頂點之間的距離,鏡角距又稱為:頂點距離、鏡眼距、VD距,鏡角距一般為12mm。建議距離為10mm~15mm,正確的鏡角距很重要,是正確光學矯正的基礎。
無論校配哪一種鏡片,我們都建議盡量將其校配到貼臉處,以睫毛不刷到鏡片為宜。因為,鏡片越貼臉,產生的像差就越小,當然,近視度數也有可能會變深。但從物體成像的真實性上來講,鏡片越貼臉越好。如果視物體過大或過小、散光眼視物變形、視物時感覺物體邊緣有顏色時,應該將鏡片盡量調校到貼近面部。左右眼的鏡角距也要一致。如果有偏差,會導致產生的像差不同,融像就有可能產生不適感。
2.傾斜角造成的問題
傾斜角指鏡片的平面線與垂直線的夾角,一般在8°~15°之間,根據眼睛、鼻子的臉形進行合理的傾斜,是舒適配戴與最佳光學矯正的基礎。黃種人一般在8°~10°之間,白種人眼窩較深,一般在12°~15度之間。
每副眼鏡都要有一定的傾斜角存在,傾斜角的大小取決于戴鏡者眼睛的實際情況。若眼睛向前突出,則傾斜角小,若眼睛較為深陷,則傾斜角應稍大。不同的鏡片要求不同的傾斜角。雙光鏡片和漸進鏡片的傾斜角通常較大,而非球面鏡片的傾斜角則稍小。對于皮膚敏感的戴鏡者,則應該盡量避免過大的傾斜角,以免鏡架緊貼在面部,引起不適。鏡片無端產生霧氣,部分原因也歸咎于傾斜角處理不當。
3、鏡面彎造成的問題
鏡面彎指左右鏡片平面線之間的夾角,鏡面彎一般在170°~180°之間,根據眼睛、鼻子的臉形進行合理的調整,是美觀配戴與最佳光學矯正的基礎。
鏡面彎是在調校過程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之一。當戴鏡者側視時,過小或過大的鏡面彎都會造成左右眼的鏡眼距不同,度數不同,產生的棱鏡效果也不同。鏡面彎并不是越大越好,一般以170°~175°為佳,如果在太陽鏡上做屈光度矯正,建議做自由曲面鏡片。如果鏡面彎太大,在正視與側視時會產生不同的棱鏡效應,側視時,會產生單眼散光的問題。配漸進多焦點鏡片時,精準的鏡面彎尤其重要,這樣會減少兩眼左右視物的模糊感。配單光非球面鏡片時,考慮到鏡面彎的弧度,建議將瞳距放大2mm,以減少不適感。
4.瞳高造成的問題
如果順散(負散)瞳高不正確,則會產生明顯的棱鏡效果。逆散瞳高則關系不大,但斜軸是很重要的,因為斜軸產生不同的放大率問題可以用瞳高來改善。如果是八字形軸位的斜散,視遠變形,視近正常,可將瞳高放高,如視遠正常,視近變形,則可將瞳高放低,如是V形軸位,則同理反之。如是屈光參差者,一定要分左右做準瞳高,以保證佩戴的舒適度。如果是單光非球面鏡片,應將瞳高從水平線下移2mm。雙光瞳高一般是:(框高÷2)—1~2mm。最好實測。漸進瞳高一般是:框高×0.618。最好實測。如視遠時間長些,則下降1mm,如視近時間短些,上移1mm。
5.瞳距問題
如果逆散瞳距不正確,則會產生明顯的棱鏡效果。單順散瞳距影響不大,但斜軸非常重要,因為斜軸產生不同的放大率問題可以通過瞳距進行改善。如是八字形軸位的斜散,視近變形,則縮小瞳距;如是V形軸位,視近變形,則放大瞳距。如果存在屈光度參差,一定要分別測試左右眼的瞳距并定配。如果是單光非球面鏡片,需要將瞳距放大2mm,這樣佩戴起來更為舒適。
6.顧客的不同臉型造成的佩戴不適
俗話說:千人千面。每個顧客的臉形都不同,因此,由于臉型不適所造成的鏡架調校最為復雜。大多數人的左右面部都稍有不對稱,但是,有些顧客左右面部差別較大,于是會造成鏡架的一邊接觸到皮膚,而另外一邊高高掛起。這時,就需要對鏡架進行調整。首先,觀察鼻梁是否垂直,如果發現有偏左或偏右的情況,則需調整鼻托。當我們發現戴鏡者的兩只眼睛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時,請將光心調整到對準瞳孔,這樣能夠減少棱鏡影響。有斜頭視物習慣的顧客不適合配漸進鏡片;有頭位補償需要的顧客則不適合非球面鏡片。
7.應力造成的問題
如果客戶有以下問題,很有可能由應力引發的:
1、正視時一切正常,但側視時,感覺視物不清,或者物體清楚但感覺頭眩。
2、無法長時間佩戴眼鏡,極易產生視疲勞。
3、正視時,有不規則的炫光出現,但無法解釋此現象的產生。
應力因素絕不容忽視,它會直接導致出現光學不良現象,如散光,亂偏振等,而影響到視物效果。
1、鏡角距造成的問題
鏡角距指鏡片的內表面頂點到角膜前頂點之間的距離,鏡角距又稱為:頂點距離、鏡眼距、VD距,鏡角距一般為12mm。建議距離為10mm~15mm,正確的鏡角距很重要,是正確光學矯正的基礎。
無論校配哪一種鏡片,我們都建議盡量將其校配到貼臉處,以睫毛不刷到鏡片為宜。因為,鏡片越貼臉,產生的像差就越小,當然,近視度數也有可能會變深。但從物體成像的真實性上來講,鏡片越貼臉越好。如果視物體過大或過小、散光眼視物變形、視物時感覺物體邊緣有顏色時,應該將鏡片盡量調校到貼近面部。左右眼的鏡角距也要一致。如果有偏差,會導致產生的像差不同,融像就有可能產生不適感。
2.傾斜角造成的問題
傾斜角指鏡片的平面線與垂直線的夾角,一般在8°~15°之間,根據眼睛、鼻子的臉形進行合理的傾斜,是舒適配戴與最佳光學矯正的基礎。黃種人一般在8°~10°之間,白種人眼窩較深,一般在12°~15度之間。
每副眼鏡都要有一定的傾斜角存在,傾斜角的大小取決于戴鏡者眼睛的實際情況。若眼睛向前突出,則傾斜角小,若眼睛較為深陷,則傾斜角應稍大。不同的鏡片要求不同的傾斜角。雙光鏡片和漸進鏡片的傾斜角通常較大,而非球面鏡片的傾斜角則稍小。對于皮膚敏感的戴鏡者,則應該盡量避免過大的傾斜角,以免鏡架緊貼在面部,引起不適。鏡片無端產生霧氣,部分原因也歸咎于傾斜角處理不當。
3、鏡面彎造成的問題
鏡面彎指左右鏡片平面線之間的夾角,鏡面彎一般在170°~180°之間,根據眼睛、鼻子的臉形進行合理的調整,是美觀配戴與最佳光學矯正的基礎。
鏡面彎是在調校過程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之一。當戴鏡者側視時,過小或過大的鏡面彎都會造成左右眼的鏡眼距不同,度數不同,產生的棱鏡效果也不同。鏡面彎并不是越大越好,一般以170°~175°為佳,如果在太陽鏡上做屈光度矯正,建議做自由曲面鏡片。如果鏡面彎太大,在正視與側視時會產生不同的棱鏡效應,側視時,會產生單眼散光的問題。配漸進多焦點鏡片時,精準的鏡面彎尤其重要,這樣會減少兩眼左右視物的模糊感。配單光非球面鏡片時,考慮到鏡面彎的弧度,建議將瞳距放大2mm,以減少不適感。
4.瞳高造成的問題
如果順散(負散)瞳高不正確,則會產生明顯的棱鏡效果。逆散瞳高則關系不大,但斜軸是很重要的,因為斜軸產生不同的放大率問題可以用瞳高來改善。如果是八字形軸位的斜散,視遠變形,視近正常,可將瞳高放高,如視遠正常,視近變形,則可將瞳高放低,如是V形軸位,則同理反之。如是屈光參差者,一定要分左右做準瞳高,以保證佩戴的舒適度。如果是單光非球面鏡片,應將瞳高從水平線下移2mm。雙光瞳高一般是:(框高÷2)—1~2mm。最好實測。漸進瞳高一般是:框高×0.618。最好實測。如視遠時間長些,則下降1mm,如視近時間短些,上移1mm。
5.瞳距問題
如果逆散瞳距不正確,則會產生明顯的棱鏡效果。單順散瞳距影響不大,但斜軸非常重要,因為斜軸產生不同的放大率問題可以通過瞳距進行改善。如是八字形軸位的斜散,視近變形,則縮小瞳距;如是V形軸位,視近變形,則放大瞳距。如果存在屈光度參差,一定要分別測試左右眼的瞳距并定配。如果是單光非球面鏡片,需要將瞳距放大2mm,這樣佩戴起來更為舒適。
6.顧客的不同臉型造成的佩戴不適
俗話說:千人千面。每個顧客的臉形都不同,因此,由于臉型不適所造成的鏡架調校最為復雜。大多數人的左右面部都稍有不對稱,但是,有些顧客左右面部差別較大,于是會造成鏡架的一邊接觸到皮膚,而另外一邊高高掛起。這時,就需要對鏡架進行調整。首先,觀察鼻梁是否垂直,如果發現有偏左或偏右的情況,則需調整鼻托。當我們發現戴鏡者的兩只眼睛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時,請將光心調整到對準瞳孔,這樣能夠減少棱鏡影響。有斜頭視物習慣的顧客不適合配漸進鏡片;有頭位補償需要的顧客則不適合非球面鏡片。
7.應力造成的問題
如果客戶有以下問題,很有可能由應力引發的:
1、正視時一切正常,但側視時,感覺視物不清,或者物體清楚但感覺頭眩。
2、無法長時間佩戴眼鏡,極易產生視疲勞。
3、正視時,有不規則的炫光出現,但無法解釋此現象的產生。
應力因素絕不容忽視,它會直接導致出現光學不良現象,如散光,亂偏振等,而影響到視物效果。
上一篇:不知道這三點,怎么能戴好老花鏡
相關推薦